西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版權所有????藏ICP備18000039號-1????
藏公網安備 54010202000133號

 
                    山南市直機關工委聯合云南保山學院開展書信手拉手活動。山南市直機關工委不斷落實“三個賦予一個有利于”總要求,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與機關黨建、黨員教育、基層治理融合。[詳細]
關鍵詞:機關工委;山南;民族團結進步;共同體意識;機關黨建工作;民族理論;民族工作;加強和改進;五史;黨員教育培訓 
                    盛夏時節,振奮人心的消息傳遍林芝市巴宜區林芝鎮嘎拉村,整個村莊都沉浸在喜悅與激動之中,每一位村民的臉上滿是笑容,那溫暖的氛圍,正如陽光灑滿這個桃花盛開的山谷。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齊心協力,感恩奮進,在新時代燦爛的陽光下,嘎拉村——這“人間桃源”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詳細]
關鍵詞:總書記;嘎拉村;桃花盛開;桃花村;一個媽媽的女兒;村黨支部書記;民族團結進步;群山;真抓實干;特色產業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布達拉宮金頂上,拉薩八廓街的甜茶館里已飄起裊裊炊煙。站在歷史節點上,370萬高原兒女正以更加昂揚的姿態,開啟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新征程,共同描繪民族團結進步新畫卷。[詳細]
關鍵詞:民族團結進步;共同體意識;民主法治示范村;酥油茶;更香;我區;群眾參與;金鑰匙;幸福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此次活動走進古澤社區,不僅為居民呈上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文化體驗,更成為增進民族團結、深化鄰里情誼的重要橋梁。未來,活動還將持續發力,為推動西藏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讓民族團結之花在雪域高原上絢麗綻放,芬芳四溢。[詳細]
關鍵詞:民族團結;古澤;作品征集;民族宗教;團結進步;各民族;石榴;高原紅;格桑次仁;攝影作品 
                    “丹薩梯寺由帕竹﹒多吉杰布于公元1158年倡建,是藏傳佛教帕竹噶舉派的祖寺,歷史上這座寺廟也因為成為帕竹萬戶與帕竹政權的起源地而聞名,帕竹歷任攝政與中央關系密切,多次受到元、明兩朝中央政府的冊封。丹薩梯寺位于西藏自治區桑日縣桑日鎮日崗村北側的半山腰,從山腳出發,沿“之”字形山路蜿蜒而上,丹薩梯寺的輪廓在層疊山巒間漸次清晰。[詳細]
關鍵詞:民族團結;元天;共同體意識;西藏博物館;寺廟;歷史遺產;藏傳佛教;造像;學習平臺;噶舉派 
                    6月24日,拉薩市哲蚌寺管委會組織50余名僧人集中參觀拉薩市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專題展。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專題展圍繞藏傳佛教活佛的產生淵源、發展脈絡、制度規范等板塊展開,通過大量珍貴歷史圖片和詳實文字解說,生動展現了活佛轉世的歷史脈絡。[詳細]
關鍵詞: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哲蚌寺;共同體意識;僧人們;拉薩市;管委會;中共中央;黨外人士;重要講話慶典活動在熱情洋溢的民族舞蹈《永遠跟黨走》中拉開序幕,身著絢麗民族服飾的演員們以靈動舞姿點燃全場。驛站自成立以來成績斐然,先后榮獲日喀則市、定結縣多項民族團結榮譽。[詳細]
關鍵詞:驛站;民族團結;共同體意識;民族服飾;民族大團結;民族特色;旅客;視頻短片;唱支山歌給黨聽;永遠跟黨走 
                    6月23日,大昭寺管委會開展“雙語雙促”專題學習活動,組織寺廟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班全體僧人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接受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杰布拜見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詳細]
關鍵詞:雙語政策;大昭寺;習近平;學習活動;管委會;總書記;重要講話;通用語言;跟黨走;藏傳佛教近日,西藏佛學院(西藏藏學研究中心)舉行第七屆藏傳佛教教義闡釋研討會,來自全國藏傳、漢傳、南傳佛教院校和高校科研機構的藏學專家學者以及西藏佛學院全體經師學員教師職工共計900余人參會。[詳細]
關鍵詞:藏傳佛教;佛學院;教義;共同體意識;西藏;民族團結進步;獲獎論文;經師;院校;南傳佛教 
                    6月16日,昌都市統戰系統寺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基地建設現場觀摩交流會在洛隆縣召開。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市政協黨組副書記趙兵出席現場觀摩交流會。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導各族干部群眾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有形有感有效推動寺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基地建設。[詳細]
關鍵詞:共同體意識;寺廟;基地建設;中華民族;教育;洛隆縣;昌都;民族團結進步;黨員干部;統戰部 
                    6月10至16日,由山南市瓊結縣委統戰部組織的“高原紅石榴”少數民族參觀團在福建、廣東開展了為期7天的深度學習交流活動。本次考察行程緊湊、內容豐富,為瓊結探索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新路徑,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注入了強勁動力。[詳細]
關鍵詞:民族團結進步;共同體意識;瓊結縣;高原紅;高原紅石榴;民族工作;播種;參觀團;沉浸式;中共中央 
                    日前,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雪域文庫”系列百卷合訂珍藏版》(1-33冊)首發儀式在西藏拉薩舉辦。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原社長索朗次旦介紹,藏文古籍卷帙浩瀚、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璀璨明珠,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自籌備至2024年底,共出版圖書2016種1萬余冊。[詳細]
關鍵詞:系列叢書;共同體意識;1986年;系列圖書;西藏地方;文化事業;雪域文庫;西藏和平解放;西藏歷史;古籍 
                    在西藏自治區山南市貢嘎縣杰德秀鎮格桑圍裙合作社內,全國勞動模范旦增卓嘎俯身織機前,彩線翻飛的國家級非遺“邦典”如彩虹流淌。指尖起落中,編織機的“咔嗒”聲里,雅魯藏布江畔的晨光正將彩線、幸福與民族技藝,織進新時代的斑斕畫卷。[詳細]
關鍵詞:邦典;合作社;羊毛線;手機殼;民間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增收;2006年;植物染料;編織機 
                    6月13日,以“融入現代生活——非遺正青春”為主題的2025年“藏戲演出季”活動在拉薩市宗角祿康公園舉行。展銷活動上,天津泥人張彩塑、面塑、扎染,福建壽山石雕、惠安石雕(影雕),重慶火鍋傳統制作技藝等7項非遺和昌都市50多項非遺集中進行展示。[詳細]
關鍵詞:非遺;傳承人;象雄文化;保護傳承;保護與發展;卡爾瑪;自然遺產;綻放;吉祥八寶;智美更登 
                    6月10日,2025年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現場觀摩會在那曲召開。本次觀摩會的宗教領域展區精心規劃,旨在通過展示寺廟僧尼傳承非遺技藝的成果,展現那曲市宗教界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的積極參與和卓越貢獻。[詳細]
關鍵詞:那曲;藏文書法;僧尼;寺廟;酥油花;非遺;僧人;作品;實踐活動;唐卡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記者: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科學謀劃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在新征程上具有繼往開來的里程碑意義。[詳細]
關鍵詞:佛教中國化;中國式現代化;生態文明觀;濟世精神;教風建設;佛教制度;三中全會;深化改革;中國佛教協會;決定 
                    由西藏佛學院(西藏藏學研究中心)主辦的第七屆藏傳佛教教義闡釋研討會在西藏佛學院舉行。研討會為期兩天,來自全國藏傳、漢傳、南傳佛教院校和高校科研機構的藏學專家學者以及西藏佛學院全體經師學員教師職工共計900余人參會,共同探討新時代如何系統推進藏傳佛教中國化。 [詳細]
關鍵詞:佛學院;藏傳佛教;藏學研究;佛教教義;西藏民族;喜金剛;辨了不了義論;中國佛教協會;僧尼;重要講話近年來,拉薩市以文化為紐帶,實施“五個認同”增進工程,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腦入心。2024年以來,拉薩市成功舉辦三期“高原紅石榴·賡續中華情”少數民族參觀團學習活動,113名各族各界、基層群眾代表赴區外參觀學習,“高原紅石榴”品牌不斷發展。[詳細]
關鍵詞:共同體意識;民族團結進步;拉薩市;連心橋;協奏曲;商超;文成公主;一把手;專項組;基層治理 
                    今年以來,拉薩市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深入實施“三項計劃”,共繪民族團結新畫卷。在播撒種子、共筑美好未來方面,拉薩市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交流活動,為各族青少年搭建起溝通的橋梁。[詳細]
關鍵詞:共同體意識;民族團結進步;和諧社區;民族文化資源;畫卷;拉薩市;共樂;三個一;一個陣地;基層治理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大家庭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實現共同繁榮的必由之路。跨越4000公里的技能接力,不僅為曲水縣農牧民搭建了就業致富的階梯,更為漢藏人民架起了一條民族交融的七彩紐帶,讓彼此的聯系更加緊密、情誼更加深厚。[詳細]
關鍵詞:非遺;曲水縣;濃情;石榴;學員;端午;互鑒;牛皮船;江南水鄉;故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