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版權所有????藏ICP備18000039號-1????
藏公網安備 54010202000133號


2025年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期間,瓊結縣通過懸掛橫幅、發放資料、現場講解等形式,向過往群眾展示民族團結工作成果。本報記者 丹增平措 攝

瓊結縣拉玉鄉、加麻鄉的25名鄉村干部在湖北省宜昌市參加為期七天的“一抓兩促”示范培訓班,進一步激發維護民族團結、共建美好家園的熱情和動力。 圖為參訓學員在宜昌博物館參觀學習。本報記者 丹增平措 攝
秋日瓊結,金風送爽。校園中,各族學子同窗共讀;社區里,鄰里守望相助;景區內,各族群眾與游客共赴民俗之約。行走在瓊結,民族團結之花正以絢爛姿態競相綻放……
2025年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期間,瓊結縣緊扣“共創共享 再續華章·共建中華民族共同體”主題,推出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教育活動,在全縣范圍內掀起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熱潮。
“共學+共鑄”夯實思想根基
瓊結縣將理論學習作為凝聚思想共識的途徑,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期間全縣累計組織200余場專題學習,安排黨員干部和群眾代表參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教育館,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為各項事業全面發展、民族團結進一步鞏固凝聚思想合力。
與此同時,全縣多支骨干宣講團奔赴基層,開展29場巡回宣講,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各族群眾闡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深刻內涵。在宗教領域,創新推出“三個一”(一場講座、一場電影、一場演講比賽)活動,有效增進僧尼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著力構建各族群眾心意相通、守望相助的同心家園。
“共宣+共育”營造濃厚氛圍
民族團結的時代強音,需要通過接地氣的宣講傳遞到群眾心中。瓊結縣堅持線上線下同步推進,構建起全方位的民族團結宣傳教育網絡。
線上,“網信瓊結”微信公眾號開設專題欄目,開展主題知識競賽和傳統文化趣味小游戲,參與人次突破2萬,累計發放獎品4800余份。精心制作的AI短視頻《你是我的眼》,通過真實生動的故事,展現民族團結的感人畫面;線下,各種活動精彩紛呈。9月16日集中宣傳日當天,全縣組織開展85場宣傳活動,通過懸掛橫幅、發放資料、現場講解等形式,全面展示民族團結工作成果。
此外,面向青少年群體實施的“石榴籽播種”工程,通過主題班會、知識競賽、“小手拉大手”等系列活動,構建起“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良性互動機制。
“共賞+共慶”促進情感交融
以傳統節慶活動共享文化盛宴,瓊結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感聯結愈發濃厚。依托瓊結文旅推介會這一平臺,瓊結縣舉辦豐收節、“中秋佳節話團結”、特色農畜產品展銷等系列活動,將非遺展演、民族美食、書法藝術等元素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機融合。一系列活動吸引上萬名當地群眾和游客參與,大家共享豐收喜悅、共品特色美食、共賞精彩演出,在歡樂祥和的氛圍中增進了文化認同和情感聯系。
豐富多彩的活動是文化交融的過程,不僅成為農牧民的歡樂盛會,也搭建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實踐平臺。從時代新風到日常習俗,瓊結縣讓各族群眾在精神層面實現心靈契合,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如參天大樹,根深葉茂。
“共頌+共行”展現創建成效
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期間,瓊結縣舉辦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創建成果匯報演出活動,由全縣各族干部群眾自編自演的文藝節目精彩上演,生動展現了瓊結縣五年來的創建工作成效。其中,由瓊結縣委統戰部創作的小品《光影同心》,以“寺廟影院”為背景,生動演繹民族團結、宗教和睦的溫暖故事,贏得了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
瓊結縣組織統戰人士赴兄弟省市開展國情教育活動,讓大家親身感受祖國發展成就,激發了各族群眾維護民族團結、共建美好家園的熱情和動力。
今日的瓊結,從校園到社區,從機關到鄉村,從寺廟到市場,“民族團結一家親”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各族群眾如石榴籽般緊緊相擁,共同譜寫民族團結進步的嶄新篇章,為新時代西藏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持續貢獻著瓊結智慧。